近些年,地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大大小小,几乎肆虐遍了大江南北。地震破坏力极强,每一次出现,不是伴随着房屋等财产的损毁,就是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唐山、汶川大地震的惨烈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触目惊心。
全球地震中的人员死伤和经济损失一览
而在地震灾害中,给人造成生命威胁的往往与建筑的损毁脱不开关系。据统计,我国地震死伤,绝大多数是由房屋垮塌直接造成的。因为中国大量采用砖混结构建造住宅,重量大,若没有设置圈梁、构造柱,就形不成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能差,又没有冗余度,抵抗不了连续倒塌,地震一来,很容易整体垮塌。
装配式建筑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为特色,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多年来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发展流行。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各种规划从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其中,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需达到50%以上。
国家如此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那么,其有何过人之处、抗震性能究竟如何呢?我们找到了业内装配式建筑材料、装配式轻质隔墙板研发及使用先行者,蜂巢建筑董事长夏广先生为我们作出专业解答。
记者:装配式建筑的房子质量与安全有保障吗?
夏广:不用担心质量问题。通过设计过程中各类计算模型的模拟,多样化全方位的实体实验,以及国内外大量项目的实践,都证明装配式房屋的质量与安全是经得起考验的,技术是成熟可靠的。而且,装配式建筑由于大量的部品部件都是工厂生产的,对品质的把控能力远远大于传统现浇的现场湿作业。
记者:抗震性能如何?
夏广: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抗震模拟,实验证明装配式建筑可抗8级地震。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等同于现浇结构的抗震性能,甚至某些性能超过现浇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
拿装配式的其中一个板块——轻质隔墙板来说,蜂巢建筑是中西部地区较早进行装配式的轻质隔墙板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微膨胀、柔节点、不开裂”的先进技术理念,探究如何让墙板能够抵御大自然的各种考验,这其中就包括地震带来的墙面摇晃开裂坍塌,在装配式轻质隔墙板这个细分领域,蜂巢建筑可以拿实际产品和经验现身说法:由于是装配式生产施工,本体三合一结构,板与板连接成整体,整体性非常好,抗冲击性能强,用钢结构方法锚固,墙体强度高,可做层高、跨度大的间隔墙体,整体抗震性能远远高于普通砌筑墙体。
说回整体。
装配式建筑能抗震的关键技术:装配式节点的连接技术。套筒被预制在构件内,另一端钢筋在施工现场通过高强的灌浆料灌浆进行连接。该技术诞生于70年代的美国,72年传入日本,技术经过了长期的试验,包括筒应力-应变曲线、循环张拉疲劳等试验,而且经受住了强震的考验,且美国和日本的结论都认为它可以在高层建筑中放心大胆使用。
减震原理:当地震来临,柔性建筑就开始晃动,所产生的能量就要全部被减震柱吸收掉,保护关键的柱子、梁不被破坏。
全预制的关键:强节点。 除了采用高大上的减震技术,预制结构本身的节点也是关键,只有做好了“强节点”连接,才能保证装配建筑抗震性能不低于现浇。
门框与门之间的变形空间:地震时即使门框变形,人们也能打开门逃生。
记者:除了能抗震,这样的房子住进去隔音怎么样?
夏广:装配式建筑楼板采用的是叠合楼板,这种叠合楼板与过去的空心楼板不同,它是在预制楼板的基础上再现浇一层混凝土楼板,从而形成实心的装配式整体楼板。在隔音标准上,不仅与现浇楼板一致,而且平整度好、节约模板、方便施工。
记者:那么装配式建筑是否造价很高?